【睿星享】小花不让邓超去上班:大人上班,宝宝哭闹该怎么办?
作者:rekingbaby 日期:2018-11-08 来源:rekingbaby 关注:1241
前两天,女儿的哭闹,把邓超送上了热搜。
视频中,女儿小花背对着镜头,紧紧搂住爸爸的脖子,一直在抽泣。
邓超一脸无奈,轻声对女儿说:“停,不哭了,好不好?”
小花更紧地搂住爸爸,把小脸贴在爸爸脸上,嘴里带着哭腔,含含糊糊地嘟哝着。
邓超好脾气地“嗯嗯啊啊”安慰女儿:“不哭了不哭了,好啦,爸爸去上班了。要进去了。”
小花知道分别已成必然,但还是想在爸爸怀里多呆一会儿,抽泣的声音更响了。
邓超在视频下配文:“我决定息影,当个全职爸爸。”
这难舍难分的一幕,看得每个身为父母的人愁肠百结。
我身边的同事说:“哎哟,跟我家那小子一模一样啊。”
同事是一枚新晋宝妈,她一直把孩子带到两岁,才回来上班。
想起第一天上班的情景,她眼里还有泪花。
那天,儿子好像有预感,一直缠着妈妈,一会儿要妈妈喂饭,一会儿要喝水,一会儿又要上厕所。
反正,妈妈不能离开他的视线,一离开,就大哭。
她打开门准备走时,儿子一下子扑过来抱住她的腿:“妈妈,不要走,不要走,陪我玩儿。”
看着儿子眼角的泪花满脸的期待,她的心软了。
婆婆说:“这样哪行啊,乖啊,妈妈不走,奶奶抱你去阳台,看小狗狗把花咬走没有啊?”
抱起孩子就往阳台方向走,边走边给她使眼色。
她明白婆婆的意思,拉着儿子的小手,陪着走了几步后,趁他们走向阳台,转身拉门离开。
门还没关上,就听到儿子撕心裂肺的哭声。
直到现在,每次上班,都要来一阵崩溃式痛哭,犹如生离死别。
其实,每次分离,幼小的孩子都会哭闹,是分离焦虑,是很正常的现象。
作为父母应该高兴,就像邓超在微博评论里得瑟的那样:“这么深的感情,羡慕吗?”
这是因为孩子与你已经建立了良好的依恋关系,他很喜欢你,很信任你,与你在一起,他有十足的安全感。
有些帮忙带孩子的奶奶、外婆会抱怨,本来好好听话的孩子,一看到父母,马上变身混世小魔王,不再听他们的话,使劲缠着爸爸妈妈。他们好不容易给孩子立的规矩,马上土崩瓦解。
这其实是因为孩子跟他们在一起没有安全感。
心理专家侯瑞鹤博士说过:“孩子是天生的感受专家,通常会捕捉到父母的真实感受。”
谁对他宠爱,他是感受得到的。
他敢在父母面前哭闹,是因为他知道父母爱他,不会抛弃他。
在明星家庭中,我一直很欣赏孙俪和邓超,他们把大把的时间留给孩子、留给家庭。
他们的微博,展示了很多用照片凝固下来的温馨的亲子时光。
孙俪带着孩子们练瑜珈,带着孩子一起出游。
邓超成了女儿小花的沙袋、发型模特。
一家四口一起堆树叶,一起看大海——高质量的陪伴换来的是孩子对父母的依恋和信任。
小花的分离焦虑表现得恰到好处,不胡搅蛮缠。
而同事的孩子到现在还有强烈的分离焦虑,其实与她的分离方式有很大关系。
面对上班前哭闹的孩子,父母应该怎么做呢?
偷偷离开就没有伤害了?
为此,我采访过身边的父母,得出这样一些方法:
偷偷摸摸出门,不惊动他。
给他一些糖果哄哄,没办法,见不得他哭。
许诺给他买好吃的、好玩的,带他去游乐场。
偷偷出门,本意是怕孩子纠缠,让自己走得轻松一些。但是对孩子的伤害是最大的。
小婴儿刚出生时,处在有奶便是娘的阶段,他们对母亲的概念,只是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,并没有更深的依恋。
我这样说,宝妈们不要伤心,这是有道理的。
它涉及到儿童心理的发展过程。
有一个名词叫做客体永久性,这是发展心理学上的名词,是说儿童理解了物体是作为独立实体而存在的,即使个体不能知觉到物体的存在,它们仍然是存在的。
婴儿的哭闹很多是源于生理的需要,比如:饿了、尿了、拉了、哪里痛了,等等。
如果吃饱喝足,没有其它的不适,婴儿的情绪会很平静。他对母亲没有太多的依恋。
他眼里看不见,心里就会消失。
随着他的成长,慢慢建立起客体永久性观念,他会意识到父母这个实体的存在,感受到母亲的爱,但又不能确定:父母是不是一直都会在。
在这个过程中,父母的感受就是:这个孩子越来越黏人了。
如果上班前的分别是偷偷摸摸进行的,孩子会以为父母消失了,他会很恐惧,会长时间的哭闹,会产生被抛弃的心灵创伤。
用糖果和玩具来诱惑就是好方法吗?
也不是,用实物来诱惑,其实是在转移孩子的注意力,不能解决根本问题。
孩子产生分离焦虑,是源自对父母的依恋和爱,糖果玩具根本无法替代孩子感情上的需求。
相反会给孩子一个误解:原来,父母上班这件事,是可以用来交换的。
所以,偷偷离开、糖果安慰,都不是好的分离方式。
分离的正确方式:让他哭
是时候了解正确的分别方式了。那就是让他哭。
呃?这个方法,是不是有把小编打一顿的冲动?
别急,我们下面来好好探讨一下:为什么让他哭是最好的分别方式?
要让一两岁的孩子每天早上乖巧地站在门口,向即将上班的父母来一个优雅的告别式,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只能一次次演练来让他适应分离。
那么就让我们做足分别时的仪式吧。
首先,父母要克服自己的分离焦虑,不要把分离当成一件痛苦的事情,尤其是宝妈。
与孩子分离,对宝妈也是一件肝肠寸断的事,心里充满了自责与不舍。
但宝妈一定要清楚,孩子哭不是自己的错,是孩子还在成长,是他大脑中控制情绪的部分还没有发育完整,还不能调整自己的情绪。
其次,每天早上一定要留足时间与孩子告别。
分别的时刻到了,爸爸妈妈要与孩子面对面,看着他的眼睛,认真地告别:
“宝贝,爸爸妈妈上班去了。下班后,一定早回来陪你。”
然后郑重地拥抱一下孩子,笑着转身离开,不要理会身后哭声震天。
当然,如果父母自己在分离的时候做不到“冷酷无情”,自己还因为分离而表现出焦虑,孩子的焦虑感就会更重。
孙俪就曾经发微博博说过,邓超送等等和小花妹妹去幼儿园时,他就依依不舍,一步三回头,甚至还偷偷流泪。这都快走到大门口了,又返回去又看了一会儿。
看图片,邓超悲伤的只有靠墙才能站得稳.......
其实大人要学会分解自己的悲伤情绪,只要分别的时候告诉孩子:“我一会就会回来的。”这样孩子就会更加安心。
所以,回家后,第一个动作一定要拥抱孩子,并对他说:“爸爸妈妈回来了。我们是第一时间赶回来陪你的。”
分别的仪式感做得很足,也无法让孩子第一时间接受父母要上班的事实。
一定要坚持做,做的次数多了,孩子也明白,父母有事要做;他们一下班就会回来;他们不会无缘无故消失不见。
渐渐地,孩子也会慢慢接受每一天的分离。
他们在实践中习得了分离是常态。
当然,能很快适应分离的前提是,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永远都在,父母要给予他足够的安全感。
父母对孩子的爱,就是一次次分离
分离,对孩子和父母来说,都是痛苦的。曾经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句话:
生命开始于分离。
第一次分离是生理的分离,从脐带剪断开始。
第二次分离是心理分离,孩子3岁前吸收了足够的安全感,就可以健康的心理分离。
安全感足够强的孩子,对分离的适应力较强;而安全感较弱的孩子,面对分离,哭闹的时间可能会更久一些。
在3岁前,父母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了吗?
安全感的建立,最重要的一点,是让孩子知道:他一直被父母看见。
不论是外看还是内观,孩子一直在父母的心上。
被看见到底有多重要?《壹心理》曾经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:
可以武断的说,一切治愈人心的本质,就是看见。这世界上没有病人,只有被看见的人,和不被看见的人。
父母要用理解、爱与接纳的眼睛,看着孩子。
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早就告诉过我们:
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,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,他们在你身边,却并不属于你。
父母对孩子的爱,就是为了一次次健康的分离。
【加盟热线】400—088—8050 李老师: 18988661990 范老师:19928214444 诚招全国各省、市加盟合作代理商!